打敗美國當選全球第一!英國為什么成為世界最好的經商國家?

除了本次“2019年最適合經商的國家和地區”,英國在近年來還拿到了非常多的“第一”——英國“軟實力”全球第一;倫敦問鼎全球最佳城市;倫敦保住全球第一金融中心地位;倫敦當選最佳留學城市等等。那么除了我們老生常談的英國制度優勢以外,英國人其實也在經濟上默默發力……

最近,美國《福布斯》雜志發布了2019年《最適合經商的國家和地區》(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排行榜,英國連續第二年蟬聯榜首,當選全球第一。
這一排行榜是福布斯每年綜合15項指標選出,包括知識產權、創新、稅制、科技、腐敗、自由度(個人、貿易和貨幣)、官僚(red tape)投資者保護,還依據勞動力、工業、市場規模、生活質量和風險等,每一個方面都平均持重。
2019年是這份榜單的第13期,共有161個國家和地區上榜,其中只有英國在所有15項指標方面都進入前30名。
除了第一名英國,在剛出爐的排行榜上,瑞典、中國香港、荷蘭、新西蘭、加拿大、丹麥、新加坡、澳大利亞、瑞士分列第2至10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福布斯》雜志的榜單上,其母國美國的“營商環境”排名卻在特朗普上臺后大幅滑落,今年再降5位,跌至全球第17位,中國位居第49位。
我們來看看榜單↓
針對這份排名,福布斯采訪了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他解釋了為什么英國會排在第一:“英國有全球化的經濟,在貿易、投資、資本流動方面,甚至在移民方面,都比全球多數經濟體都要開放?!?/p>
在福布斯的完整報告里,也引用了The Heritage Foundation對于英國脫歐的評價,福布斯指出:“脫歐進程會為英國政府帶來機會,糾正遺留的結構問題。英國的營商和投資環境位居世界前列,很快將進一步打開大門,擴大全球貿易往來?!?/p>
福布斯在報告里寫道,隨著英國脫歐具體條款逐漸明確,其營商環境還會進一步提升。
英國為什么能拿第一?
除了本次“2019年最適合經商的國家和地區”,英國在近年來還拿到了非常多的“第一”——英國“軟實力”全球第一;倫敦問鼎全球最佳城市;倫敦保住全球第一金融中心地位;倫敦當選最佳留學城市等等。那么除了我們老生常談的英國制度優勢以外,英國人其實也在經濟上默默發力。
仔細觀察英國經濟,其在受到脫歐沖擊的同時,也借助脫歐倒逼自身不斷進化,倫敦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張圖是倫敦兩大產業從業人數對比,藍色代表金融保險業,灰色代表新興的TMT(科技、傳媒、通訊)行業。
可以看出,倫敦TMT從業人數在2013年就超過了金融從業人數,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不斷擴大。
倫敦不斷自我進化,加速往科技轉型,早已不是你熟悉的那個金融之都。
倫敦市長辦公室在2018倫敦科技周上發布的數據顯示,英國科技公司在2017年吸引的風險投資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9.9億英鎊,其中倫敦的科技公司吸引了24.5億英鎊,占到82%。
倫敦在2017年吸引的資金遠超其他任何歐洲大城市,幾乎是德國的四倍,超過法國、愛爾蘭和瑞典的總和。
如果從英國脫歐公投開始算,英國科技公司獲得了超過50億英鎊的風險投資,其中倫敦占了80%。
風投公司方面,歐洲排名前10的風險投資巨頭,有7家把總部設在倫敦。
在風投巨頭的引領下,英國擁有歐洲34家科技獨角獸(市值在10億美金或以上)中的13家,占到近40%,穩居歐洲第一。
耳熟能詳的英國獨角獸包括外賣巨頭Deliveroo、人工智能公司Benevolent AI,金融科技公司Oaknorth Bank等。
Tech Nation發布的數據顯示,倫敦已經成為繼硅谷紐約之后,全球第三大、歐洲第一大科技創業生態系統(Tech Start-up Ecosystem),整個生態系統價值高達440億美元。
以蘋果、臉書、亞馬遜、谷歌為代表的美國科技巨頭更把其歐洲總部定于倫敦,不但大量招人,還要買地蓋新總部,亞馬遜位于倫敦科技城的新總部已經啟用,谷歌位于國王十字的新總部也將于2019年,也就是今年正式落成。
總結來說,英國,特別是倫敦,其實一直在豐富其產業,增加其經濟的彈性,也因此獲得了良性循環。
曾經有英國學者把倫敦比作一個微縮的美國:在倫敦,你可以找到硅谷的科技、紐約的金融、甚至洛杉磯的娛樂傳媒廣告業。
倫敦的產業豐富度和包容性意味著你能隨時和其它行業的人交流,進而迸發出新的靈感和創意,而這也是“最佳營商環境”應該有的狀態。
英國能否挺過脫歐?
根據經濟學家的分析,英國屬于自由經濟市場,主張政府對企業盡可能少干預,實行自由經濟、自由貿易;企業高風險、高利潤;強調個人自由,反對國家制定經濟發展規劃。
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的特點是:
1. 私有經濟占絕對主導,國有經濟比重小;
2. 逐利的私有資本高度集中,壟斷性強;
3. 市場自發調節作用很大,國家干預少;
4. 勞動力市場的自由開放程度高、流動性大,就業競爭壓力大。
這樣的經濟模式能夠很好地解釋英國對脫歐的適應能力。
因為英國的金融體系是以逐利的資本市場為主導,每次遇到危機之后資本都能快速的響應,流通到最需要資本的行業,使得英國企業能夠快速反彈。
IMF的兩位經濟學家研究了1960-2007近50年的歷史中17個OECD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期間這些國家共發生大大小小80次經濟金融危機。
統計表明,危機后復蘇速度最快的總是金融體系以資本市場主導的四個國家,即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而復蘇最慢的無一例外都是銀行主導的四個國家: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時。
究其原因,資本市場發達的金融體系資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場化,背后也有比較市場化的經濟體系支撐,因此在每次危機后反彈速度更快,經濟也因此更有彈性。
相比之下,由商業銀行主導的金融體制配置資源方式市場化程度低,每次危機后的反彈速度也更慢。
如果每一次危機后都能迅速反彈,久而久之這個國家就崛起了,如果每次都復蘇很慢,久而久之這個國家就衰落了。
其實不論是各種“第一”,還是所謂的產業轉型,都只是表象。通過探究內部機制,你才會發現,高度市場化的制度和快速流通的資本市場,才是英國能否挺過脫歐的根本。

- 英國大選塵埃落定,未來英國移民走向基本定調!
- 英國發布2024年Q1簽證數據!大選在即政策多變,提前規劃身份!
- 英國十年永居政策重大調整,取消548天離境總時長限制!
- 《2024年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報告》發布,這些學校學生更有就業優先權!
- 英國發布2024年春季預算案!多項減稅!多重福利!利好投資者/工薪/養娃/房東...
- 英國發布2023年度簽證數據,創新創始人簽證年度獲批增長82%!
- 2024年目標減少30萬凈移民!3月起,英國多項簽證收緊措施陸續生效!
- 定了!2月6日起,英國移民醫療附加費正式漲價!
- 英國移民新利好!英國簽證醫療附加費漲價日期將短暫延遲!
- 領跑歐洲!英國或將成為未來15年經濟增速更快的歐洲主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