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美中貿易逆差?對美國有何影響

美國貿易逆差由來已久。自1971年美國單方面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此后40多年里,除個別年份外,美國一直處于貿易逆差中,與其他后發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爭端也持續不斷。最初是德國、日本,隨后是亞洲“四小龍”,2000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逆差國……

中美貿易戰是近期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問,所謂的貿易逆差和順差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美國是貿易逆差?對中美的經濟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邦海外小編在此整理了一些諸如此類的問題,希望解決各位的疑惑!
首先,什么是貿易順差和逆差呢?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于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相反,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美國的貿易逆差具有必然性
美國貿易逆差由來已久。自1971年美國單方面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此后40多年里,除個別年份外,美國一直處于貿易逆差中,與其他后發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爭端也持續不斷。最初是德國、日本,隨后是亞洲“四小龍”,2000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逆差國。
美國貿易逆差長期無法解決,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維持美元霸權的必然結果。美元是國際市場主要結算和儲備貨幣,美國需要向全世界其他國家提供美元流動性,為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美國需要保持經常項目赤字,這就形成了貿易逆差。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沒有貿易逆差,就不能滿足國際貿易對美元的需要,就不可能維持美元的主要國際貨幣地位。因此,在現行體系下,美國貿易逆差不可能消除,但會在不同國家之間轉移。目前,印度、越南、印尼、菲律賓、孟加拉以及若干拉美國家增長勢頭良好,正在加速推動改變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格局,即使中國對美逆差有所縮減,也會由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補上,美國貿易逆差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
美國事實上從對華貿易逆差中獲取極大好處
單從統計數據看,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金額和占比都很大,似乎吃了虧。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美國實際上獲得了多方面的極大好處,形象點說,美國從中美經貿往來中得到的好處,相當于從一頭牛身上剝下了許多張皮。
一是美國的進口商及跨國公司拿到貿易差額中的絕大部分利潤。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將近60%來自外商投資企業,其中相當部分是美資企業,銷售這些商品最終形成美國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美資企業全球海外銷售總額增長的1/3來自中國市場。中美貿易不平衡中61%來自加工貿易,在實際價值分配中,中國真正得到的增加值很少。
二是美國消費者通過中美貿易獲得巨大的“消費者剩余”。據估計,美國市場的零售商品中四分之一左右從中國進口,例如,沃爾瑪售賣的產品中26%直接來自中國。中國物美價廉的產品源源不斷輸入美國,降低了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提升了福利水平。
三是美國輸往中國的產品和服務都是中國發揮價格支撐的領域。例如,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民用飛機、芯片等,如果沒有中國的大量采購,其價格絕不會是今天的水平。
四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出現“高消費、低通脹”奇跡。即便在實施量化寬松的10年里,美國也沒有出現明顯通貨膨脹,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口超過歐美日總和的中國處于高速工業化成熟時期,空前地增加了全球消費品供給。
五是美國獲得巨額廉價資本回流。中國貿易順差積累的資本,以購買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的方式支撐著美國的消費和投資。截至去年底,中國有7.3萬億美元的國際金融資產,其中一半以上以美元形態存在。由于中國資本的持續流入,使得美國市場資金成本極低,為其經濟的復蘇和繁榮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
六是美國長期占用著中國巨額儲蓄資源。中國人民勤勞節儉,即使在月薪十幾美元或幾十美元的時候,也會省出一點錢來存款。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和居民儲蓄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而美國存在較大的投資-儲蓄缺口。美國對中國巨大的經常賬戶赤字,意味著美國占用同等規模的中國凈儲蓄。
上文就是邦海外小編為您提供的“為何有美中貿易逆差?對美國有何影響”相關資訊,想要了解更多資訊,您可以繼續閱讀文章下方的相關閱讀,如有疑問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邦海外專業的顧問一定可以滿足您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