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人》:為什么是完美的電影?

《愛爾蘭人》出自弗蘭克·希蘭的自傳體紀實文學《聽說你刷房子》,如同斯科塞斯的前作《好家伙》一樣,它不太像一個“好故事”那樣刪繁就簡,將本該曖昧混沌的往事編排得跌宕起伏,充滿起承轉合。它是暮年黑幫人物將其一生娓娓道來。去浪漫化,去戲劇化。漫長,瑣碎,片段式的表述,卻充滿真實的質感。

《愛爾蘭人》出自弗蘭克·希蘭的自傳體紀實文學《聽說你刷房子》,如同斯科塞斯的前作《好家伙》一樣,它不太像一個“好故事”那樣刪繁就簡,將本該曖昧混沌的往事編排得跌宕起伏,充滿起承轉合。它是暮年黑幫人物將其一生娓娓道來。去浪漫化,去戲劇化。漫長,瑣碎,片段式的表述,卻充滿真實的質感。
在那個世界里
愛爾蘭裔的弗蘭克退伍歸來,靠開卡車養家糊口,偶然的機會認識了費城的黑手黨老大羅素·布法利諾,得以躋身幫派。在他的引薦下,弗蘭克為著名的“國際卡車司機兄弟工會”的主席吉米·霍法工作,由于“動手”能力強,辦事效率高,職位從保鏢、助手、分會主席一路飆升,成為霍法的心腹,甚至是家人。然而,霍法本身的自大與理想主義,導致其不甘心受黑幫控制,開始不斷挑戰幫派勢力的底線。在那個世界里,無論是誰,當他惹的麻煩大于帶來利益時,就會被清除。弗蘭克走上了良心的十字路口……
道亦無道,仁義是刀尖上的蛆。
走進房間,面對空空如也的座椅,無論是硬漢吉米還是《好家伙》中的惡棍湯米,都會心頭一涼,從頭皮顫栗至脊背,自覺大限將至。在《愛爾蘭人》中,斯科塞斯用同樣的鏡頭完成了自我致敬,也給角色以相同的歸宿。在那個世界,殺你的往往是你最親近的朋友,他和你聊著天,在你最放松的時候,用你的血漆房間的墻壁。黑手黨喜歡用處決對象的熟人執行任務,一是攻其不備,方便下手;二是利于脫罪。這樣當警察在死者家中或車里調查出指紋時,兇手有充足的理由解釋。
你能窺見那個世界的悲涼和殘忍。自大如吉米·霍法,愿意把自己的后背交給弗蘭克,在發現危險第一時間還拉著他一起跑路。弗蘭克作為吉米的保鏢和最要好的朋友,他能殺任何人,卻保護不了任何人,他最想保護的人——家人,子女,表示從不需要他保護。
你能窺見那個世界的荒誕與不可控,不能坐以待斃,于是人們開始自掘墳墓。讓弗蘭克失去家庭的原因是他想保護家庭。讓吉米獲罪的原因(賄賂陪審團)是他想脫罪。如同弗蘭克在戰場上遇到的那兩個被處決德國士兵,心存僥幸,自以為能改變命運。其實人們身不由己,什么也左右不了,別人的命運,自己的命運。弗蘭克不得不殺吉米,即便他不殺,一樣有人會殺。羅素.布法利諾為了“我們的事業”(COSA NOSTRA,黑手黨成員對組織的稱呼),不得不放棄吉米,聽從于黑手黨委員會的指令。吉米自認掌控一切,卻為自己的自信喪命?!奥犝f你刷房子?”“我還會打家具”——弗蘭克自詡殺人埋尸兩手都硬。其實,二人初識的第一次對話,吉米就給自己安排了死法。
在那個世界,所有人都是棋子和工具,殺死“瘋子喬”那段,“紅發約翰”只知道開車,停車,讓弗蘭克下車,在街上兜一圈,接弗蘭克上車,再開車。其余一概不知,也不能多問。以刺殺霍法為例,踩點——尋找處刑用的房間;布置現場——在房子前廳鋪油氈用以吸收血跡;“搭車”——黑手黨傳統手段,以談事情為由載受害人上車,然后讓他消失;處決——甚至有專門用于制造事故的車輛,以阻擋干擾執法者;處理尸體——黑手黨常用特制的雙層棺材,將尸體運往自己控制的焚化廠或油脂熔煉車間;防止突發狀況——在影片中,那間房間里埋伏著特別行刑隊,如果弗蘭克違反“投名狀”,不執行殺害吉米的任務,他一定會被一起消滅。
分工明確,每個人都是一個環節,沒有人能掌控全局。
那么,那些看似能掌控全局的大佬呢?諸如羅素·布法利諾,他能送別人“去澳洲”,掌握殺伐大權,但同樣無法改變吉米·霍法的生死。在黑手黨委員會面前,他只能服從。費城的安吉洛呢?他因為不愿參與毒品,最終被更為激進的手下刺殺。那么,擠進權利核 心——管理委員會的吉諾維斯家族的老板“胖子”薩勒諾呢?他同樣要受制于”COSA NOSTRA”,沒有人能夠全知全能,掌控一切,那些企圖掌控一切的人,不是被干掉,就被迫讓位。比如影片中弗蘭克提到的約瑟夫·博南諾(Joseph Bonanno),他企圖當上“老大中的老大”,策劃謀害紐約甘比諾和盧切斯家族的老板,失敗后,為逃避委員會的召見和處罰,自導自演了對自己的綁架案,最后被迫交權,博南諾家族從此一絕不振。
沒有“話事人”,通過委員會的協商表決來瓜分犯罪蛋糕,解決爭端,保證各幫派的平衡,這種制度下,不管是哪一個家族的教父被殺或被捕,都不會影響”COSA NOSTRA”的發展。無論大小,每個人都是這架高速運轉的犯罪機器上的零部件,一旦“妨礙運轉”或“損壞”,會被立刻“清除”和“替換”掉。
黑、白、灰
弗蘭克的講述,帶我們重新梳理了美國50至80年代有組織犯罪史。非法賭 博、高利貸和工會敲詐是黑手黨三大支柱型產業,影片中,我們看到弗蘭克利用卡車司機身份監守自盜,與黑幫分贓,事發后有工會律師為他撐腰。這和《好家伙》中”wise guys”打劫機場貨運車一樣有恃無恐?!翱ㄜ囁緳C兄弟工會”高達80億美元的養老基金,為拉斯維加斯賭場提供源源不絕的資金,這在《愛爾蘭人》和《賭城風云》中都有所描述。電影中沒有展現的例如黑手黨利用建筑工人工會敲詐承包商,控制標價,成立著名的“混凝土俱樂部”,從中抽頭,讓紐約承受了全國最高的建筑成本,超過其他東北部城市70%!這些成本經過層層轉嫁,最后當然由消費者——民眾買單,諸如此類,比比皆是。他們成為地下社會的代政府,瘋狂聚斂財富。
托尼·普羅為何對”you people”一詞如此敏感?和之前的愛爾蘭人、猶太人一樣,意大利人,在一段歷史時期里,也是被美國社會排擠、污名化的。這恰恰為黑幫提供了土壤?!逗眉一铩分械暮嗬は栕孕≌J為“當幫派分子比當美國總統還牛逼”,“不合作”“緘默法則”“血親復仇”等傳統觀念繼續扎根于整個社群文化中。和工會一樣,黑幫本是民間自救組織,起到了政府起不到的保護某一社區、某一族群的作用。《愛爾蘭人》中,被“瘋子喬”派人在哥倫布廣場上射殺的科倫坡(Colombo),就是將黑幫這種“民間自救”性質發揚光大的人物,借助六、七十年代民權運動洶涌澎湃的東風,他成立了“意大利裔美國人民權聯盟”,抗議FBI和其他執法機構對意裔移民的不公正對待。結果一呼百應,全國迅速建立起了52個支部。政客投懷送抱,媒體趨之若鶩,科倫波從黑幫教父一躍成了民權運動領袖。然而樹大招風,他得罪了那些老派的、只想悶聲發大財的委員會成員。死亡如期而至。
影片有意表現“瘋子喬”與羅素·布法利諾的對抗,前者以“黑幫明星”自居,對民權運動不屑一顧。后者低調內斂,支持民運。這實際代表黑幫內部乃至意裔移民對自身認同的分裂,一派對黑幫持肯定或默認態度,秉持西西里人對當權者的“不合作”態度,拒絕“對話”。另一派希望改變,積極向政府爭取權利,希望黑幫能逐漸洗白,通過正當方式融入美國主流社會。這也是導演斯科塞斯自身的投射,對于黑幫,既崇拜那種力量,又唾棄那種罪惡。
米·霍法是理想主義者,他領導的卡車司機兄弟會是當時全美最大的工會組織。為了對抗政府、資本家的傾軋和內部工賊的分裂,工會必然要仰仗黑幫的暴力資源,為此工會與黑幫伴生,不斷被黑幫侵蝕、榨取。作為“灰色地帶”的工會,既保障工人的權益,也會損害工人的利益。一體兩面,正如同黑幫,既可保一方平安,又會通過層層轉嫁商品成本間接對民眾敲骨吸髓。
電影社會學家的野心當然不只于此,馬丁的黑幫片,都旨在模糊黑白灰這三種顏色的界限。如前所述,黑手黨委員會旨在防止一家獨大,通過投票解決爭端,這有點像董事會和聯合國安理會。為保證“執法力度”常設暴力機構——“殺手公司或”“行動隊”,又有點像法院和政府。黑手黨用家族觀念結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瘋狂逐利??梢哉f,它是資本主義的鏡像,是美國夢的變奏。
那么,無論是收保護費,收會費,還是收稅,真的有很大區別么。電影明顯把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老肯尼迪視為黑道人物。老肯尼迪早年販私酒的發家史也被提及。電影還很頑皮地給他打上字幕,標明了死因,如同其他幫派分子一樣被游街示眾。至于芝加哥黑手黨人幫肯尼迪贏得關鍵的伊利諾伊州的選票,或許是野史,他們派人跨選區多次投票;假扮已故的選民進行投票;甚至有恐嚇威脅選民的現象。受黑幫控制的工會自不必說。“莫莫”吉恩卡納親口對肯尼迪的“共享女友”說道:“如果不是我,那個人不可能當上總統”。男女關系可能是花邊,但CIA伙同黑手黨企圖暗殺卡斯特羅,卻基本是實錘。這是參議院特別委員會于1975年抖出來的。在接受委員會詢問的前夜,當事人——芝加哥教父吉恩卡納,死于自己家中。典型的黑手黨式處決,死者咽喉和下顎密布著彈孔——多嘴多舌的下場。同樣是熟人作案,因為“莫莫”被殺時正在給來訪者做晚餐。至于羅伯特肯尼迪采用竊聽等方法打擊霍法,也有點“毒樹之果”的意思。另外,尼克松收受了霍法50萬秘密政治獻金,行使“總統特赦”,這位犯有妨礙司法公正、欺詐罪的工人領袖才得以提前獲釋。你可以看到,所謂司法正義,更像是家法正義,充滿彈性。
塵歸塵、土歸土
弗蘭克老了,開始沉湎于往昔:豬灣登陸、刺殺肯尼迪、控制工會、殺害吉米·霍法,歷數黑幫生涯的繁華舊夢。藥物和時間為回憶鍍上柔光,使其更加迷離。
馬丁、德尼羅、帕西諾、喬佩西也老了,就連俱樂部里的歌者都老了(見《好家伙》),電影中充滿自我致敬,老馬丁留戀往昔的事物,哥倫布圓環廣場是《出租車司機》里刺殺總統的地方,科帕卡巴納夜總會(Copacabana)是黑手黨人的“老莫”,在《好家伙》里以同樣景別同樣機位出現過。
疾病纏身、舉目無親,弗蘭克選擇了綠色的棺材,要以一個傳統愛爾蘭人的身份落葉歸根,同時,他要以天主教徒的身份進行懺悔。于是有了《聽說你刷房子了》這本書。但有些東西,諸如炮烙在身上的人格始終無法抹去?!熬}默法則”仍被他視為圭臬,拒絕進一步向FBI透露幫派的內幕。他一生都和意大利人打交道,當初正是因為 “拒不出賣朋友”“拒不透露秘密”才贏得了工會律師比爾·布法利諾的青睞,從而躋身黑幫。功成名就后他也用同樣的方式測試初出茅廬的卡車司機。可見這種價值已深入骨髓。
《教父》里“男人在外做事,女人從不過問”到了《愛爾蘭人》這里被推向了極致,變成了“男人行兇歸來,女人洗凈血衣”。忠誠、信任、家族至上。與子同袍,哪怕與世界為敵。
電影展現出一個虔誠天主教徒和嗜血幫派分子的道德困境,個體情感和集體意識的沖突。這其實是馬丁·斯克賽斯黑幫電影一以貫之的主題,弗蘭克不斷向觀眾展示其職業素養,什么場合用什么武器,什么情景用什么手段。出手果決,從不瞻前顧后。這得益他長達411天的戰爭經歷,他是從地獄歸來了的人。從誘騙到槍擊霍法,表現出高度的專業性和超常的冷靜。這個段落的電影鏡頭語言同樣平靜、克制,近乎白描,音樂和旁白缺席,沒有用升格或重疊剪輯來突出動作,沒切特寫走進人物內心表現掙扎。正如弗蘭克在書中所說“我當時什么感覺都沒有”;“距離掌握恰到好處,血沒有濺到我身上”;“我把槍扔到油地氈上,低著頭從前門走出去”;“整個行動從開始到結束,正好一個鐘頭”。
同是吉米的好友,也同是天主教徒的羅素向弗蘭克做了“臨終懺悔”。在弗蘭克向神父懺悔的時候,鏡頭拉近,他開始口吃,語無倫次,這和他給霍法妻子打電話時如出一轍。這一刻,你能聽懂他的內疚,也能看清他的掙扎。
不知道他的靈魂,能否與羅素在“教堂”相見。
他拒絕火化和土葬,堅持要將自己的遺體藏于地上,藏于鋼筋水泥的“墓志銘”中,他不想像霍法和那兩個德國兵一樣,歸于灰燼和泥土,被掩埋或剝落殆盡。他不想就此結束,走向虛無。
當聽到自己律師已死的消息時,垂垂老矣的弗蘭克卻問了句“誰干的?”這的確是一個職業暴徒的本能反應。答案是“癌癥”——這才是終極殺手,比湯姆遜沖鋒槍還牛逼。羅素、安吉洛、薩勒諾、普羅、薩利,還有吉米。他殺過的,想殺的,他保護過的,想保護,所有人都死了。光陰將所有化為烏有,唯有時間能掌控一切。當年名氣堪比披頭士的霍法已鮮有人知,那些“比美國鋼鐵公司還要大(邁耶·蘭斯基語)”的黑手黨家族,也像夢一樣,了卻無痕。

- 一次移民,實現多國定居!2025歐洲移民新機遇!
- 愛爾蘭移民局發布IRP卡注冊重大變化,1月13日起正式實施!
- 愛爾蘭司法部最新消息:11月4日起,IRP卡續簽改為線上辦理!
- 愛爾蘭2025財年預算案出爐,歷史最大社會福利計劃引關注!
- 歐洲EES會導致歐盟居留身份被取消?專業解讀來了!
- 蘋果敗訴了!歐盟法院強制拍板,必須支付愛爾蘭130億歐元稅款!
- 2024小學英語教材難度升級,國際學校學費飆升引熱議!剛剛開學一周,家長們就繃不住了...
- 愛爾蘭都關停一年多了還能做?不是騙人?
- 喜歡綠帽子,討厭星期五,關于愛爾蘭的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 一周熱點 | 加拿大EE發出最新邀請,香港高才續簽重點來了,愛爾蘭榮登歐洲最友好國家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