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眾議院彈劾!真能彈掉嗎?

美國東部時間18日晚,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針對特朗普總統提出的兩項彈劾條款。由此,特朗普成為繼前總統安德魯·約翰遜、比爾·克林頓之后第三個被國會正式彈劾的美國總統。

美國東部時間18日晚,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針對特朗普總統提出的兩項彈劾條款。由此,特朗普成為繼前總統安德魯·約翰遜、比爾·克林頓之后第三個被國會正式彈劾的美國總統。
周三表決前,兩黨議員進行了6個小時的激烈辯論,近乎戲劇性的場面不斷出現,兩黨各自都聲稱掌握了事實和正義,各自都聲稱自己是在守護憲法,各自都通過援引美國國父名言來為自己正名。最后投票時,兩項彈劾條款都以黨派劃線通過。
國會民主黨人對特朗普提出的彈劾條款包括濫用職權和阻撓國會兩項。民主黨人認為,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在處理同烏克蘭新任總統澤連斯基的關系時,以白宮會晤機會和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為杠桿進行施壓,要求烏方對特朗普國內政治對手、前副總統拜登的兒子在烏涉腐敗傳聞展開調查。民主黨人還指控特朗普在國會對此事進行相關調查時阻撓行政當局官員予以配合。
特朗普明確否認民主黨人提出的指控,并一再抨擊彈劾進程,將之稱為“獵巫”行動。就在眾議院全院投票前一天,特朗普致信眾議院議長、頭號民主黨人佩洛西,指責她“歪曲正義”“企圖政變”。在周三正式投票前的全院辯論上,佩洛西選擇了針鋒相對。她援引美國“效忠誓詞”和美國憲法為彈劾辯護,稱特朗普在白宮的行為威脅到了美國國父們的共和國愿景。佩洛西還稱,特朗普本人是對美國國家安全持續存在的一種威脅。
眾議院正式投票通過彈劾條款后,整個彈劾程序將轉至國會參議院。參議院預計將于2020年1月開始相關審理程序。美國憲法規定,在彈劾案審理中,參議院100名參議員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投票支持彈劾,總統才會被真正罷免。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占多數席位,且沒有一位共和黨參議員表態支持彈劾。這意味著特朗普最終被成功彈劾的機會微乎其微。
美國國會兩黨在彈劾問題上的激烈較量和政治作秀,進一步加劇了當前美國社會的政治分裂。過去數周來,國會彈劾調查和相關聽證引起全美高度關注,社會民意呈現明顯兩極分化。眾議院投票當天,《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采用了以下標題——“彈劾分裂了國家,分裂了選區,分裂了餐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刊發的文章指出,美國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以這場彈劾投票結束非常“合適”,因為這是政治黑暗的十年,尤其是在過去3年中,情況正變得“越來越糟”。
彈劾沒有那么容易,每件事有它的道理
事實上,根據憲法規定,要真正彈劾現任總統,這一過程非常艱難。
美國憲法第1條第3項第6款規定,參議院有審訊一切彈劾案的全權,合眾國總統受審時,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應為主席;第2條第4項規定,總統、副總統和合眾國的所有文職官員,凡受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輕罪的彈劾并被判定有罪時,應被免職。
在彈劾總統的長路上,首先要過的是眾議院的程序。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彈劾總統條款,將彈劾案交給眾議院全院。眾議院全院進行辯論并表決,如超過1/2的議員贊成彈劾,該議案即呈給參議院。
彈劾案交到參議院才是彈劾的重頭戲。
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充當陪審員,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
審理開始后,雙方先各進行1小時的陳述,然后傳喚有關證人作證。
盤問證人和辯論結束后,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按姓氏字母順序一一點名詢問每個參議員,后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無罪”。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后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簡單地說,就是眾議院是“控方”,白宮是“辯方”,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擔任法官,參議員組成陪審團,參議院充當彈劾法庭,行使彈劾案的審判權。要達到參議院的2/3多數并非易事,美國的締造者們把彈劾定為罕見事件,不希望總統因輕微過錯而被彈劾下臺,所以如果沒有“硬核”理由,彈劾案很難成立。
斗爭仍在繼續……
雖然民主黨知道,參議院的共和黨人不大可能表決罷免總統,要達成彈劾很難,但多數民主黨人仍支持正式調查特朗普是否有可以被彈劾的不當行為。
作為政治議題,涉俄調查遠沒有結束,針對特朗普的其他調查也遠沒有結束,而且會成為明年總統大選辯論的一部分。
民主黨人用調查表達對總統的不滿,讓特朗普一直不舒服,不但使他聲譽受損,還讓他氣急敗壞、顏面盡失,既履行了憲法賦予的責任,又滿足了民主黨基本盤多數選民的訴求,這也許就是民主黨的“如意算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