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中國人移民美國數據統計

根據MPI官方數據顯示,自1980年以來,美國的中國移民人口增長了近7倍,2018年達到近250萬,占外國出生人口總數的5.5%。1980年,中國移民沒有出現在美國十大外國出生的移民群體中,而2018年,中國取代墨西哥成為最大的移民來源國。2018年,在美國近4500萬外國出生人口中,中國人是僅次于墨西哥和印度移民的第三大群體。

根據MPI官方數據顯示,自1980年以來,美國的中國移民人口增長了近7倍,2018年達到近250萬,占外國出生人口總數的5.5%。1980年,中國移民沒有出現在美國十大外國出生的移民群體中,而2018年,中國取代墨西哥成為最大的移民來源國。2018年,在美國近4500萬外國出生人口中,中國人是僅次于墨西哥和印度移民的第三大群體。
與美國整體的外國和本土人口相比,中國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明顯更高,更有可能被聘用到管理崗位。在美國獲得合法永久居留權(也被稱為獲得綠卡)的中國人中,近30%是通過就業途徑獲得的;其余的通過家庭關系或政治避難獲得資格。
按州和重點城市分配
大約一半的中國移民居住在兩個州:加利福尼亞州(32%)和紐約州(19%)。2014-18年度最集中的四個縣是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縣;紐約皇后區縣;國王縣,紐約;這四個縣加起來占了美國華裔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
截至2014-18年,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大都市區的中國移民人數最多。這三個都市區約占中國移民的43%。
英語水平
與在美國出生的外國人相比,中國移民在國內說英語和精通英語的可能性較低。2018年,5歲及以上的中國移民中,約58%的人英語水平有限,而在外國出生的總人口中,這一比例為47%。大約有11%的中國移民在家里只說英語,而在所有移民中這一比例為17%。
注:有限英語水平是指那些在ACS問卷中指出他們的英語說得不夠“很好”的人。
年齡,教育和就業
平均而言,中國移民的中位數年齡與外國出生人口的中位數年齡(中位數年齡為45歲)相當,而且這兩個群體都比美國年長-出生人口(36歲)。
收入和貧困
2018年,中國移民的家庭收入中位數高于總體外國出生人口:7萬美元高于6萬美元(本土出生家庭為6.2萬美元)
與整體移民(15%)或美國出生的移民(13%)相比,中國移民更有可能生活在年收入低于官方貧困線的家庭(17%)。
移民途徑和入籍
2018年,在美國的所有中國移民中,有53%加入了美國國籍,這一比例略高于外國出生人口的比例(51%)。
與所有移民相比,中國移民最近抵達美國的可能性更大。34%的中國移民是在2010年或之后抵達美國的。另外24%是在2000年到2009年之間,42%是在2000年之前。
2018財年,中國成為第三大合法永久居民來源國,僅次于墨西哥和古巴。在近110萬新增的低收入者中,約有6.7萬人(6%)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
由于每年每個國家對這些類別的移民簽證數量都有上限,通過以就業為基礎的和親屬的渠道申請綠卡身份的中國大陸人有大量積壓。根據最近的簽證發放的數據,2020年1月移民局正在處理family-sponsored綠卡與十年前遞交的親屬移民申請,排期慢了近十年。
健康保險
中國移民比所有外國出生的人口更有可能擁有私人醫療保險,而不太可能被公共醫療保險計劃覆蓋。與所有移民人口相比,中國移民沒有保險的可能性不到一半。
流散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2018年的數據,在美國的中國移民大約有550萬人,他們要么出生在中國,要么有中國血統或種族。
匯款
自2016年以來,寄往中國大陸的匯款已恢復增長勢頭,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匯款接收國(僅次于印度)。2019年,中國大陸通過正規渠道接收了約700億美元的匯款,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到2019年,匯款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不到1%。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關于近30年來,中國人移民美國數據統計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直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我們將會以最專業的態度和顧問為您提供服務。

- {{error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