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禁令如何解讀?這三個關鍵詞必須弄明白!

5月29日,美國白宮發布最新聲明,將限制部分中國留學生入境。該禁令生效時間是2020年6月1日中午12點,在總統未宣布取消之前一直生效。消息一出,國內留學圈就“炸”了……

5月29日,美國白宮發布最新聲明,將限制部分中國留學生入境。該禁令生效時間是2020年6月1日中午12點,在總統未宣布取消之前一直生效。
消息一出,國內留學圈就“炸”了。一邊是準留學生和家長的“不明就里&心驚肉跳”;一邊是各種留學機構的“隨意”解讀,有說“太可怕”的,也有說“不礙事”的。那么特朗普發布的這個公告該如何正確理解呢?
可以說一個標題,高度概括了公告的奧義,重點在這三個關鍵詞:
Proclamation-聲明
Certain-某些
Nonimmigrants-非移民
一、Proclamation “有限”總統權利
首先,Proclamation說明了“禁令”的性質。它是個總統聲明、行政禁令,而不是立法。這就意味著它只是個臨時措施,盡管它的有效期截止日未知,但也說明它有隨時被取消的可能,特別是在政治因素影響下。
雖然,法律允許美國總統可以以“detrimental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損害美國利益)”為理由,拒絕外國人入境,但也會受到制約,如果總統越權下令,也會被國會起訴推翻。
“禁令”發布當天美聯社就發文直截了當地表示,美國一些大學和科學組織明確反對政府這樣做。這么做的話,“我們非常擔心它會發出一個信息,即我們將不再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才華橫溢的學生和學者”。
二、特指Certain-某些,不是全部
“禁令”所涉及的“Certain-某些”人到底都有誰呢?先看一下公告原文這三段話:
可以看出,公告特別強調了不是針對所有留學生,或全體STEM項目留學生。限制只針對——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碩士、博士、博士后、訪問學者等F和J簽證持有者。
哪些情況算與中國軍方有關聯呢?
● 從中國軍方(或軍民融合戰略MCF)獲得費用
● 或受雇于中國軍方
● 或在軍方(或軍民融合戰略MCF)機構從事科研、學習。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以軍事之名而采取的禁令。而與中國軍方(或軍民融合戰略)無關的留學生和學者并不在限制之列。申請赴美就讀高中、本科的留學生也不受影響;此外,本科階段在美加英澳、香港、新加坡等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申請赴美讀研或讀博也不影響。
三、Nonimmigrants-非移民
第三個要解讀的關鍵詞就是“Nonimmigrants-非移民”了,也就是說和以往所有行政禁令一樣,“移民”身份可“豁免”,即美國綠卡持有人及其配偶,均不受該禁令影響。
所以,綜上不難看出,特朗普此次的行政限制令影響范圍其實比較有限。僑外海外教育規劃專家提示,準留學生及學生家長們,不要“聽風就是雨”,自亂了陣腳。
根據國際教育研究所的數據,美國在2018到2019學年接收了133396名來自中國的研究生,這一群體占美國國際研究生的36.1%。總體而言,2018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占美國國際學生的33.7%,為美國經濟貢獻了近150億美元。可見,從經濟效益出發,美國不會全面禁止中國學生赴美留學。
但目前MCF這樣一個“涵蓋范圍”不清的定義,其實具體影響,仍取決于未來的中美關系。中美關系緩和,則影響小,直接影響的大概率就是“國防七?!?。若關系惡化,那么所有MCF相關的院校學生都可能有被拒風險。美國并沒有列出相關院校名單,這就是可大可小的事。
因此,邦海外教育規劃專家建議準留學生家庭,密切關注局勢及政策變化,提早規劃子女求學“路徑”,有條件且必要時配置“綠卡”以規避一切禁令限制,為子女求學爭取更多現實機會和“美國本地生”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