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全民免費醫療體系將何去何從?

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社會福利保障也是非常完善。而其中最讓人驚嘆的便是全民免費醫療的福利。醫療的保障對于每個英國公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生都沒有病。但是由于英國經濟的發展,這一福利也將發生變化。那么,英國全民免費醫療體系將何去何從?

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社會福利保障也是非常完善。而其中最讓人驚嘆的便是全民免費醫療的福利。醫療的保障對于每個英國公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生都沒有病。但是由于英國經濟的發展,這一福利也將發生變化。那么,英國全民免費醫療體系將何去何從?
NHS創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開始復蘇的1948年。英國1946年《國民健康服務法》規定,無論勞動者還是非勞動者,無論個人支付能力大小,都應得到免費的全方位醫療服務。NHS在此基礎上建立,宗旨是實現全民覆蓋,即國家稅收是主要資金來源,個人無需支付診療費用。
NHS系統由社區診所和醫院構成。社區診所的全科醫生提供初級醫療服務,負責小病治療和慢性病管理;專科醫生在醫院承擔急診、大病治療和特別護理服務。每個擁有NHS賬號的人都需要在居住地附近的社區診所注冊,看病要先預約全科醫生診治,全科醫生處理不了的再由醫院的專科醫生處理。遇到意外事故或其他急診,病人可直接去醫院診治。
此外,NHS實行“醫藥分離”的制度。醫療費用方面,除牙科手術、視力檢查和配鏡以外,其余一切醫療由國家免費提供。藥品方面,只有在英格蘭的社區醫院開的處方藥需要患者自行到藥店購買,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是完全免費的。
自NHS成立至今,英國政府對其進行過數次改革,其過程之曲折顯示了對公平與效率兩大價值理念的艱難追求:1974年進行機構調整,1982年對醫院醫療服務實行總額預算控制以遏制經費過快增長,1991年引入內部市場競爭機制以提高效率,2011年擴大全科醫生的權力。2018年,時任首相特雷莎·梅宣布到2023年為NHS每年新增205億英鎊預算。
但無論具體措施是什么,NHS市場化改革似乎是大勢所趨。
一開始,迫于醫院基礎設施亟待擴建和資金短缺的壓力,英國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探索利用公私合營的模式建設和運營公立醫院。NHS的醫院逐漸被區分為信托基金醫療聯合體(NHS Foundation Trust)與綜合性醫療集團(NHS Trust)。不同于由衛生部直接管理的綜合性醫療集團,半獨立于衛生部之外的信托基金醫療聯合體,性質為“以社區服務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在預算管理方面轉型為信托基金管理。雖然信托基金醫療聯合體的預算權仍掌控在衛生部手中,卻仍擁有保留年度盈余的自由,從而游走在“公立”與“私立”之間的模糊地帶。
2003年,英國政府為解決手術患者等待過久的問題,引入獨立醫療中心項目,該中心由私營醫療機構擁有并運營,通過與NHS簽訂合同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但僅限白內障手術等簡單和標準化的手術,復雜的手術仍由大醫院負責。
2012年3月,《醫療與社會保健法案》在英國議會通過。新法規定,任何達到價格要求的醫療服務提供商都能參與NHS競爭,即允許私營醫療機構參與到醫療服務市場競爭中。
現在人們擔心,越來越多的NHS機構將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需要購買高額醫療保險的私營醫療機構。在如此強大的私有化趨勢面前,部分英國老百姓和NHS員工并不打算妥協。NHS對于他們來說,不但是一個公立醫療機構,還是一個社會理想,畢竟它的存在至少避免了患者因支付不起醫療費用而放棄治療,為人的生命提供了基本尊嚴和保障。
以上就是英國全民免費醫療體系將何去何從的相關內容了,對于這個保障體系能否更好的運行,我們不得而知。但隨著英國的發展,NHS系統定將會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為英國民眾提供更加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

- 英國大選塵埃落定,未來英國移民走向基本定調!
- 英國發布2024年Q1簽證數據!大選在即政策多變,提前規劃身份!
- 英國十年永居政策重大調整,取消548天離境總時長限制!
- 《2024年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報告》發布,這些學校學生更有就業優先權!
- 英國發布2024年春季預算案!多項減稅!多重福利!利好投資者/工薪/養娃/房東...
- 英國發布2023年度簽證數據,創新創始人簽證年度獲批增長82%!
- 2024年目標減少30萬凈移民!3月起,英國多項簽證收緊措施陸續生效!
- 定了!2月6日起,英國移民醫療附加費正式漲價!
- 英國移民新利好!英國簽證醫療附加費漲價日期將短暫延遲!
- 領跑歐洲!英國或將成為未來15年經濟增速更快的歐洲主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