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進入“緊急狀態”矛頭直指華為!

近日,美國再次進入了“緊急狀態”。特朗普又簽署了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這一次不是為了動用軍費修邊界墻,也不是應對卡特里娜那樣的颶風,而是為了阻止“外國對手”對美國通信系統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十多年來,美國在打壓華為這件事上,從來是不遺余力。
近日,美國再次進入了“緊急狀態”。特朗普又簽署了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這一次不是為了動用軍費修邊界墻,也不是應對卡特里娜那樣的颶風,而是為了阻止“外國對手”對美國通信系統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
這個“外國對手”是誰?美國商務部隨即給出了答案,稱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公司的活動“違反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利益”,決定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動用“國家緊急狀態”,來對付中國一個公司,華盛頓的反應不得不令人感慨“太過夸張”。
美國又進入“緊急狀態”矛頭直指華為:
當地時間15日,美國政府發布針對華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華為對此回應說,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使美國在5G網絡建設中落后于其他國家。
當天早些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名為“確保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供應鏈安全”的行政命令,宣布進入所謂的“國家緊急狀態”,禁止在信息和通信領域進行所謂“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交易”。
美政府隨后稱,美商務部將在150天內制定具體規則,法規效力追溯到自行政令發布后的所有發起、待完成和已完成的交易。
美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同日發表聲明說,將把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清單上的企業或個人購買或通過轉讓獲得美國技術需獲得有關許可。但如果美國認為技術的銷售或轉讓行為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則會拒絕頒發許可。
對此,華為的聲明稱,華為是5G電信設備領域無可比擬的領導者,我們也愿意和美國政府溝通保障產品安全的措施。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迫使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建設中落后于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不合理的限制也會侵犯華為的權利,引發其他嚴重的法律問題。
扒一扒美國打壓華為的歷史:
事情起因:
這還要從2001年說起了,當時中國剛加入 WTO,華為開始開拓美國市場,在德克薩斯州設立了第一個分支機構。當時,華為躊躇滿志地制定了“三步走”戰略:首先安營扎寨,進入美國市場;其次獲得一些外圍合同;最后打入以AT&T、Verizon、Sprint、T-Mobile 為首的主流運營商市場。
經過幾年的努力后,華為逐漸在中小企業中打開市場,美國Leap、Clearwire 公司、東北無線網絡公司開始采購華為的3G設備、調制解調器等電信設施和服務。
然而,華為在全球市場的迅速發展,卻引起了競爭對手和美國政府的注意。雖然到2012年的時候,華為終于超越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朗訊和摩托羅拉等業內大佬,成為全球第二大網絡設備生產商,但這一路走來,溝溝坎坎太多。
2003 年 1 月,美國傳統電信巨頭思科公司,首先發起攻擊,它將華為告上聯邦法庭,認為華為侵犯了其知識產權。2004 年,這場訴訟以華為、思科各自發表聲明和解而收場。
2010年,摩托羅拉起訴華為,稱華為參與了一起精心策劃的陰謀,其中涉及摩托羅拉幾名前員工,以及一家為了竊取蜂窩網絡技術而成立的殼公司。此案最后也以雙方的和解結束。
同時,美國商務部、國會、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開始出手,以可能損害國家安全為由,接連阻止華為在美國的商業交易。華為不僅被排除在美國主流運營商的網絡基礎設施門外,多次并購項目也相繼流產。
事件高潮:
2018年1月,大消息傳來。美國18名國會議員2017年12月20日向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發送聯名信,要求FCC對這起合作展開調查。AT&T為了保持和美國政府的良好關系,進而屈服。華為與美國電信運營商AT&T、T-Mobile、Sprint還有Verizon合作告破。由此,華為手機無法進入占美國手機市場銷量80%的四大運營商渠道,只能以零售方式,在亞馬遜網站、百思買超市售賣。
后來就是去年鬧的沸沸揚揚的,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美國要求引渡!讓“華為”再次成為全世界媒體的頭版頭條。
2018年8月,特朗普簽署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第889條要求,禁止所有美國政府機構從華為購買設備和服務。
2018年12月1日,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美國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她。美國指控,孟晚舟在涉及伊朗的交易中誤導跨國銀行,使后者面臨違反美國制裁的風險。
2018年12月11日,特朗普表示,如果有利于美國國家安全,如果有助于美中達成貿易協議,他愿意跟美國司法部干預孟晚舟案。原來,孟女士成了特朗普手中同中國政府叫價的人質和籌碼。
不僅如此美國還處處游說施壓:
從去年開始,美國官員開始在全球對華為展開輿論攻勢,施壓各國政府不要使用華為設備。美國的一些盟友也開始對華為采取行動。
2018年8月23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禁止華為參與澳洲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其后,新西蘭、加拿大也將華為拒之門外。12月,英國最大電信運營商英國電信(BT)宣布將華為從其核 心5G網絡競標者名單中移除。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均已表示將華為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這還沒完。今年年初,華盛頓明里暗里施壓,陸續在波蘭和捷克收獲“反華為”成果:2019年1月11日,波蘭逮捕一名華為員工。2月5日,捷克發布警告要求,認為華為的5G設備存在安全隱患。
在“孟晚舟事件”發生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Jeffrey D. Sachs)一針見血地指出:“特朗普政府與中國的沖突與美國外部失衡、封閉的中國市場、甚至中國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無關。這一切都是為了通過限制中國進入外國市場、阻礙中國接觸先進技術、全球銀行服務、甚至是美國高校來遏制中國的發展。”
然而,美方至今拿不出切實的證據,以證明華為硬件和軟件中隱藏有監控后門,只能反復以“國家安全”的風險來嚇唬本國國民和其他國家。
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今日凌晨致信員工。前路更為艱辛,我們將以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梁,奮力前行!華為立志,將數字世界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我們仍將如此。今后,為實現這一理想,我們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今后的路,不會再有另一個十年來打造備胎然后再換胎了,緩沖區已經消失,每一個新產品一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馬克龍公開反對華為禁令:不打算屈服于美國壓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16日對媒體說,自己不打算屈服于美國壓力,而禁止華為的5G設備。他當天在巴黎舉行的科技峰會“VivaTech”上表示,“我們的觀點不是要封鎖華為或任何一家公司”,“現在發動一場科技戰或貿易戰……是不恰當的”。彭博社稱,馬克龍的言論反映了整個歐洲地區的情緒。
企業走向國際,合規合法地經營很重要,不要給對方留下把柄,同時也要充分做好維權,不要退讓。華為和美國政府的這場“持久戰”將孰勝孰負? 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