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面擴大?美國對中國籍科技人才下手!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不僅僅是在芯片方面斷供、禁止華為進入美國等方面,甚至也對中國科技人才下手了,據外媒報道,為保護技術專利,美國大幅放緩對國內半導體公司聘用中國籍員工擔任高級工程職位的審批。特朗普的這一舉動已影響到英特爾、高通等巨頭公司的數百個工作崗位。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不僅僅是在芯片方面斷供、禁止華為進入美國等方面,甚至也對中國科技人才下手了,據外媒報道,為保護技術專利,美國大幅放緩對國內半導體公司聘用中國籍員工擔任高級工程職位的審批。特朗普的這一舉動已影響到英特爾、高通等巨頭公司的數百個工作崗位。
高通等企業的人才招聘受到影響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2日報道,上述人士稱,此舉始于去年,已阻礙了英特爾、高通和格羅方德等半導體企業在美國聘用中國籍員工,或將現有員工調任關鍵項目的能力。
該報認為,這一變化影響重大,原因之一是中國籍員工在從事這類技術崗位的非美國籍員工中占比較大。在這類技術崗位上,美國國內人才供應常常不足。聘用審批的放緩還表明,美國公司應對美國政府對華科技立場面臨兩難處境:意在保護美國競爭力的決定,有時反而可能削弱競爭力。
另據新加坡南洋視界網站報道,根據規定,美國公司在指派來自中國、伊朗、俄羅斯等國的外籍員工從事一系列科技工作前,必須獲得許可。
據美國《世界日報》5月21日報道,根據施行數十年的法規,美國企業必須取得這類屬于“視同出口”(deemed-export)的執照許可,才能調派來自中國、俄羅斯等國的職員到科技領域工作。
熟悉流程的人士透露,批準這類執照通常只需數周,而現在則要耗時6到8個月,這個情況已經不稀奇。
報道認為,這些舉動眼見形成科技壁壘,求才若渴的美國業界焦急且苦惱,只能眼睜睜看著中國人才走掉。
對于華裔科技人才的種種限制,甚至已經下探到中國留學生群體。
在2017 年 12 月,美國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其中公開表示將限制 中國STEM 專業(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留學生簽證;去年 6 月,美國正式宣布縮減攻讀航空學、機器人學與先進制造領域等理工科中國留學生簽證。
根據早前媒體的報道,很多參與赴美簽證的中國留學生,美方并不是直接拒絕,而是通過 Check 復核的方式,讓其等待,變相拒絕其正常的簽注。
根據南華早報的說法,在美國 363341 名中國學生中,約有 36% 在 STEM 領域學習,這次美方設置的障礙,可能將會給更多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尋求工作的中國人帶來危機和擔憂。
美國科技界也有很多人擔心,當下的環境會導致具有中國族裔背景的科技人才對美國望而卻步,轉去其他國家發揮自己的才能,從而使美國的科研、高科技產業蒙受無形的、甚至可能是重大的損失。
中國芯片人才缺口32萬
5月21日,任正非在華為總部接受媒體采訪,談到發展芯片時,任正非提到,“發展芯片,光砸錢不行,還要砸人。”一語道出了華為對于芯片人才的重視。
在美國加強對中國科技封鎖的當口,中國芯片產業發展成為重中之重,但人才缺口卻成為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當今世界的國力競爭就是人才競爭,希望有更多芯片人才回國,助力中國實現芯片業的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