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突然宣布辭職!背后沒那么簡單......

據24日最新消息,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已接受總理馬哈蒂爾的辭呈,同時委任馬哈蒂爾繼續擔任臨時總理,負責管理國家,直到任命新總理并組建新內閣為止。

據24日最新消息,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已接受總理馬哈蒂爾的辭呈,同時委任馬哈蒂爾繼續擔任臨時總理,負責管理國家,直到任命新總理并組建新內閣為止。
消息一出,震動馬來西亞乃至世界政壇,關于其辭職原因,也成為媒體紛紛猜測的重點。
馬哈蒂爾于2018年贏得大選執政后,馬來西亞政局逐步趨于穩定,但執政聯盟內部矛盾、斗爭并未停止,要求馬哈蒂爾兌現此前的辭職承諾盡快“交棒”的呼聲不斷。從目前的情況看,執政的希望聯盟已土崩瓦解,需要重新組建一個新的執政聯盟以取得議會多數席位。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張明亮也認為,馬哈蒂爾此時辭職是因為他已完成了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即新的執政聯盟布局。
當地時間2月24日,馬來西亞總理辦公室表示,該國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已于當天向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阿卜杜拉遞交了辭呈。
“辭職信已于今日13時呈交給最高元首。”多家馬來西亞媒體援引總理辦公室聲明稱。
隨后不久,馬來西亞土著團結黨方面表示,馬哈蒂爾一并辭去該黨主席職位。
就在今天,馬來西亞媒體報道還稱,馬哈蒂爾所屬的土著團結黨也宣布退出執政的希望聯盟,同時表示該黨所有國會議員繼續支持馬哈蒂爾擔任總理。
目前,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已接受總理馬哈蒂爾的辭呈,同時委任馬哈蒂爾繼續擔任臨時總理,負責管理國家,直到任命新總理并組建新內閣為止。
消息一時間震動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政黨——馬華總會長魏家祥24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此感到很突然,因為這表示馬來西亞將會陷入無內閣成員狀態。他同時表示將于25日上午召開會長理事會會議,商討當前政治局勢。
過去幾天,馬來西亞政局“暗流涌動”。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等媒體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因為遭到“逼宮”,馬哈蒂爾將解散執政的希望聯盟,重新組建政府。
多家馬來西亞媒體報道稱,馬哈蒂爾領導的土著團結黨,已和包括人民公正黨署理主席阿茲敏派系在內的5個政黨成員完成籌組新政府的談判。他們23日下午到國家皇宮覲見國家元首。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稱,消息人士表示,在新的執政聯盟中,馬哈蒂爾將繼續擔任總理,副總理則最有可能由阿茲敏擔任。據稱,新政府將不包括馬哈蒂爾此前指定的繼任者——希望聯盟最大成員黨人民公正黨的主席、馬來西亞前總理安瓦爾。
《新海峽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馬哈蒂爾獲得了130名來自土著團結黨、巫統、人民公正黨的國會議員支持,超過了該國議會222個席位的一半;并且,23日晚,朝野政黨突然不約而同舉行緊急會議;不僅如此,輿論更是一早就傳出“希盟分家”及新政治聯盟即將成立的說法;還有一名人民公正黨議員透露,新的政黨聯盟名字可能是“國家聯盟”(Perikatan Nasional)……一些外媒紛紛表示,馬哈蒂爾組建新政府可能不再是個揣測。
為何此時解散執政聯盟、組建新政府?一些馬來西亞媒體表示,馬哈蒂爾遭到了“逼宮”。
“當今大馬”新聞網報道稱,有政界人士表示,部分人向馬哈蒂爾“逼宮”。《星洲日報》則表示,據可靠消息人士說,安瓦爾23日下午稱,因為政府領 導人奉行種族政治,偏離了多元治國方針,因此“很難再合作下去”。
有分析認為,馬來西亞此次政局變動,和馬哈蒂爾此前承諾將于今年將總理之位讓給安瓦爾有關。
安瓦爾是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希望聯盟最大成員黨人民公正黨的主席。安瓦爾曾于1993年出任馬來西亞副總理,一度被外界認為是馬哈蒂爾的接班人,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提起接班人問題,馬哈蒂爾和安瓦爾之間的關系變得日益緊張,馬哈蒂爾開始認為安瓦爾“野心勃勃、不知疲倦、著急上位”。1998年,安瓦爾遭馬哈蒂爾革除公職,隨后兩度入獄。被革職后,安瓦爾掀起“烈火莫熄”運動,宣稱要終結當年巫統政府的貪污腐敗和裙帶主義,矛頭直指馬哈蒂爾。
時間到了2015年,馬哈蒂爾與時任總理納吉布“鬧翻”,并決意在大選中把納吉布拉下馬。當時在獄中服刑的安瓦爾便成了馬哈蒂爾的盟友。2016年,馬哈蒂爾與安瓦爾“冰釋前嫌”,代在獄中服刑的安瓦爾帶領希望聯盟參加大選。根據希望聯盟推舉馬哈蒂爾作為總理候選人時的協議,如果希望聯盟勝選,馬哈蒂爾將暫時出任總理,此后將把權力移交給安瓦爾。
2018年5月,希望聯盟在大選中獲勝。就任后,馬哈蒂爾多次表示將在一定時間后將總理職務“交棒”給安瓦爾,但一直沒有確定具體日期。
去年6月,馬哈蒂爾出席東盟峰會時說自己需要3年時間“交棒”;去年12月,馬哈蒂爾又表示將會在2020年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后移交總理職權;而就在本月18日,馬哈蒂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重申,自己將在今年11月舉行的APEC峰會后辭去總理一職。
具體時間一直未定,不斷引發外界的猜測。本月21日,希望聯盟高層開會確認總理一職“交棒”共識后,馬國政局反而更“暗流洶涌”,出現上述政局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