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日本教育全免費,在日華人也能同享!

如今日本積極推進教育免費,為家庭解決其中一項重大支出。孩子教育不因經濟能力受影響,培養下一代不應成為家庭的負擔。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讓每個孩子都上得起學,這就是日本的決心。

如今日本積極推進教育免費,為家庭解決其中一項重大支出。孩子教育不因經濟能力受影響,培養下一代不應成為家庭的負擔。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讓每個孩子都上得起學,這就是日本的決心。
日本政府去年12月28日召開幼兒教育與高等教育免費化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2019年10月起實施免費化。
3至5歲兒童原則上為所有家庭,0至2歲幼兒以免除居民稅的低收入家庭為對象。
高等教育免費化決定2020年度起施行,向就讀大學等的低收入家庭學生發放無需返還的補貼型獎學金。
幼兒園免費
認可保育園等將完全免費。其余則設定上限每月給予補貼,分別為部分私立幼兒園25700日元(約合人民幣1616元);就讀認可外保育園的3至5歲兒童37000日元、0至2歲幼兒42000日元。學校餐費不予免費,由家長全額負擔。
保姆、病童保育設施等也與認可外保育園同等對待。前提條件是保育員人數、設施面積等達到政府規定的指導監督標準,作為過渡性措施,施行后5年內低于標準的設施也列入范圍。預計總費用每年約7760億日元。
高等教育免費
關于2020年度起施行的高等教育免費化,政府也敲定了制度細節。將向就讀于大學、短期大學、專門學校、高等專門學校的低收入家庭學生發放無需返還的補貼型獎學金。
如果是免除居民稅的家庭,國公立大學走讀生和非走讀生每年分別獲得約35萬日元和約80萬日元,私立大學走讀生和非走讀生每年獲得約46萬日元和約91萬日元。
此外還將實施學費減免,國立大學減免約54萬日元,私立大學最多減免約70萬日元。
關于繳納居民稅的家庭,如果年收入低于一定水平,將援助相當于免除居民稅家庭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金額。年收入較低但擁有一定資產的家庭不屬于補貼對象。
在日華人也能同享免費教育
這則看似是針對日本本國民眾的好消息,對于在日華人來說,能否享受的到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在日本的華人,只要拿到日本長期簽證就可以享受與日本國民等同的待遇了!孩子的教育不花錢,為家庭節約了一大筆開支。
日本官宣:保障教育機會,減少家庭負擔
以往神居秒算也向大家介紹過關于日本免費教育的信息,這一次是來自日本政府的官方宣布,給日本民眾吃下一顆定心丸,表明了日本重視下一代培養的決心。
日本的出生人口數一路下行,年輕人生活壓力大,越來越傾向不婚不育,“少子化”成了日本當前面臨的最嚴峻挑戰。
日本政府希望在保障接受教育機會的同時,減輕育兒家庭的負擔,以期應對少子化。將在明年的例行國會期間提交《兒童及育兒支援法》修正案等,力爭盡快通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會上表示:“將把國家的社會保障轉變為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能安心的全年齡層型。免費化是重要的第一步。”
教育,為何成為社會福利的象征
教育經費,長久以來占據了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在國內為進個好學校,家長們你爭我奪,甚至不惜下重金,不少家庭傾囊而出才能培養一個孩子。
私立幼兒園、雙語幼兒園、蒙特利式教育……每一項看似高大上的名頭,背后都是金錢的無底洞。很多家長苦惱,孩子上幼兒園的支出,就已經讓家庭不堪重負。
幼兒教育尚且如此,高等教育更是多數普通家庭的難關。人口普查顯示,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占我國人口的比例不到10%,這其中除了教育資源的因素,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的經濟原因。
教育的免費程度,體現出的是政府下一代的培養,是對每個家庭生活品質的重視。只有免除了家庭的后顧之憂,家庭才敢放心生育下一代。
日本的社會福利,顛覆你的想象!
由于日本的消費稅率從 5%漲到 8%,政府決定對所有低收入階層寄予臨時補助,金額為 10000 日元(約合 600 人民幣)或 15000 日元(約合 900 人民幣)。
該補助的對象范圍,為所有去年未支付住民稅的居民。在這其中,無論國籍,性別,年齡。只要在 2014 年 1月1日于日本有固定住所,作為正式居民登錄的人,均可獲得這項補助。
未支付住民稅是怎么回事呢?在日本,收入超過一定額度就要支付住民稅。一般來說,有正式工作的人工資都會達到這個額度。具體條款比較復雜不詳述。從結果來看,【去年未支付住民稅的居民】,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指還沒有開始工作的學生、退休的老人、已工作的極低收入人群,再加上工作第一年的人(我屬于最后一類,工作第一年無論工資多少都不會課稅,這也算是一個 bug)。
再簡單點來說,目前日本有 8 萬多的中國留學生。正常情況下日本政府會給這 8 萬人一人10000 日元,合計就是 8 億日元(合 4800 萬人民幣)的補助。
這就是日本的福利。你說它傻也好,說它效率低帶來惡果也好,至少對于外國人,它也是一視同仁的。
甚至中國人在日本還有一些福利特權。比如中國和韓國的留學生,打工的收入都可以全額免除所得稅。對于外國人一視同仁的最好證明,就是在這份 10000 日元的付款通知中,對所有外國國籍的居民都附上了英語的說明。
雖然一萬日元的補助并不多,相當于漲稅 3%以后每消費 30 萬日元多付出的稅款。30 萬日元大約等同于低收入階層 1-2 個月的消費。固然解決不了長期問題,但是這種關懷卻讓人多少感到溫暖。畢竟誰也沒想到政府漲了稅之后還會給居民補點錢。
好像日本政府一向不吝嗇在國民補助上花錢。舉個例子,在日本每生一個孩子,最多可以拿到 200 萬日元(約合 12 萬人民幣)以上的補助。
什么!還能靠生孩子掙錢?!到底這是怎樣拿到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其中包括的幾項福利措施:
1,生孩子獎勵費
由于日本的國情是人口減少趨勢,所以政府大力鼓勵大家生孩子。實際上,只要懷孕 4 個月以上,那之后無論是孩子出生,還是流產,早產,死胎,人工流產,都可以拿到 42 萬日元(約合 2.5 萬人民幣)的補助。可以直接接受現金,也可以直接從給醫院的住院費等里面直接扣除。如果加入健康保險,有可能這筆錢還會多。
對象:所有懷孕 4 個月以上的居民。
2,產假補助
福利措施比較健全的公司,即使是因為生孩子而請假,也可以正常拿工資。但是如果公司不出這筆錢,政府便會提供補助。補助金額是按照休息的時間來計算的。如果休假 98 天,那么每天給 8000 日元(480 元人民幣),合計三個月期間補助 52 萬多日元(約合 3 萬人民幣)。當公司給補助但是少于這個金額時,政府會把不足的金額補上。
對象:產假期間公司不給工資或者給的工資少于每天 8000 日元的居民。
3,與生孩子相關的花銷,超出一定額度的部分,可以減少所得稅的征收。
這個比較復雜,舉例子來說明,就是從懷孕起去醫院檢查的每一次的交通費,住院費,生孩子之后的檢查費等加起來,如果是 63 萬日元的話。在其中減去 42 萬日元的生孩子補助,再減去 10 萬日元,剩下的額度就是可以不計入所得稅的部分。在這個例子中是 11 萬日元。
在所得稅計算的時候,可以從收入中減去這 11 萬日元再確定交稅的比率。有時候減去這 11 萬,下一年交稅的 level 就會變化,交稅比率會大幅下降。
4,育兒補助金
在孩子出生后到未滿 1 歲這段期間,如果在家休息育兒,也可以從雇用保險中獲得補助。金額為原來收入的 50%。比如之前每天收入 8000 日元(飯店刷盤子 8 小時的工資),休息 10 個月,可以拿到約 121 萬日元(7 萬人民幣)的補助。原工資較高的人拿到的額度更高,每個月最多可以拿 21.5 萬日元(1.2 萬人民幣)。
這一項父親也可以拿到。
對象:育兒期間休息,而且這段期間公司出的補助低于原工資的 80%的,有雇用保險(大部分公司正式員工必須加入)的居民。
另外這一項在父親也取得長期休假的情況下,補助期間可以延長到 1 年零 2 個月。
當然了,以上所有政策都適用于在日本居住(有 3 個月以上合法簽證)的外國人。因為生孩子的鼓勵措施如此之多,所以大家也經常會打趣“生個孩子掙錢”之類的。
除了以上的生孩子補助之外,還有下面這兩項相關的福利:
5,不育癥治療補助
當夫婦有一方或者雙方進行不育癥治療(體外受精和顯微受精)的時候,因為不能用健康保險,所以政府額外給補助。每年最多可以拿兩次,一次 15 萬日元(9000 人民幣),也就是如果 5 年一直持續治療的話可以拿到 150 萬日元(9 萬人民幣)的補助。
6,單親家庭補助
單親家庭,在孩子 18 歲之前,每個月政府給最多 4 萬日元(2400 人民幣)的補助。
在老齡化嚴重的日本,老年人的退休金以及健康上的補助自然數不勝數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橫行中國的日本老太太老頭旅游團,拿的相機都是大炮簡直亮瞎眼。正常工作以后退休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可比我們這些苦逼加班的年輕人有錢的多了(淚)。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對于失業的人,政府也有一系列的補助措施。
比如失去工作的人,無論是自己辭職還是公司不要他了,或者是公司倒閉,都可以拿到補助。當然了,自己辭職的話拿到的錢就相對少一些。一個 30 歲的月收入 24 萬日元(這個收入在 30 歲簡直算少的可憐)的人,自己辭職的話一般可拿到 47 萬日元(3 萬人民幣)的補助,公司辭退的話可以拿到兩倍。工資更高的人可以拿更多。
更不可思議的是,失去工作的人,再次找到工作的時候也可以拿到獎勵金。而且越快找到工作,獎勵金越多。拿到 20 萬日元(1.2 萬人民幣)都是可以辦到的。對于失業的人,政府還會補助一部分參加學習班學習技能的費用,或者參加公共職業訓練的費用。如果是因為公司破產,一時間付不出給他的工資,政府也會把這一部分補上。簡直就是關懷無微不至啊。
這樣的政策都是為了減少因為突發狀況而陷入不幸的人,從而維持社會的穩定,讓跌倒的人也能更容易的站起來重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