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開始!日本消費稅上調至10%

近日,日本宣布了消費稅上調至10%的政策,對于生活在日本的朋友們來說,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影響,那么,具體會影響到哪些方面呢?

近日,日本宣布了消費稅上調至10%的政策,對于生活在日本的朋友們來說,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影響,那么,具體會影響到哪些方面呢?
近來,日本政界圍繞原定今年10月份增加消費稅一事開始了新一輪爭論。本來以征稅為前提的新年度經濟預算已經在3月份國會通過,為抵消增稅給國民消費帶來的打擊,相關對策費用也已列入預算,增稅已是箭在弦上了。不料,半路又殺出個程咬金。目前看來,此輪爭論借增稅問題影響國會選舉,運作政局的味道頗為濃厚。日本政治可能再度陷入霧里看花。
安倍信誓旦旦地稱,政府已采取了120%的增稅對策,因此增稅不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但日本各界對經濟前景并非無憂。去年下半年以來,受貿易保護主義和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日本出口下降,國內消費增長乏力,日本社會普遍擔心增稅可能成為壓垮經濟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3月份的日本央行全國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結果顯示,景氣指數僅為12,已經低于2014年11月份安倍決定推遲增稅時的水平。因此,延期增加消費稅的呼聲一直存在。
自2014年4月份日本消費稅從5%增加到8%以來,安倍政府已經兩次推遲增稅計劃。2014年11月份安倍提出將原定2015年10月份增稅計劃推遲一年半,并為此解散眾院問政于民。2016年7月份參院改選前,安倍于當年6月份再次提出將增稅計劃推遲至2019年10月份,并因此贏得了選舉勝利。
由此可見,推遲增稅是政治選舉中贏得國民支持的重要手段。有評論認為,在增稅問題上選舉形勢比經濟形勢更能影響政府決策。
隨著日本消費稅的上調,10月1日后,無論是日本人還是游客在東京迪士尼、大阪環球影城等主題公園內的消費也將更貴。
這將是日本自1989年開征消費稅以來的第三次調整。其實,本次的消費稅上調計劃早該在2017年前后落實,但鑒于當時的經濟環境以及安倍政府并未充分準備好應對消費稅上調對經濟帶來的沖擊,調整已被推遲兩次。
據日本媒體報道,這份細則中關于“堂食”與“外賣”所征收的不同稅率引起了日本民眾的極大關注,因細則明確強調“堂食”和“外賣”的消費稅率區別,前者將上調至10%,后者則保持當前的8%。有日本民眾質疑,如果在諸如熱門的東京迪士尼或者大阪環球影城等主題公園內吃飯,消費稅如何征收?對此,日本國稅局(NTA)解釋道,只要消費者坐在主題公園內的餐廳中,就按“堂食”的標準收取10%的消費稅,而打包帶走的話,消費稅僅為8%。而在日本較為普遍的棒球場餐食消費,也同樣遵循這一規定。
同時,諸如食其家、麥當勞等連鎖餐飲店,也適用這一規則。日本國稅局還強調,所有餐飲機構必須在收費前詢問消費者的意見,即愿意堂食還是帶走。
對于日本民眾熱衷閱讀的報紙,如果在報刊亭或者酒店內購買,則需征收10%的消費稅,而投遞至住處則依舊保持在8%的消費稅稅率。
日本民眾對這份細則的質疑和爭議不斷出現。有咖啡店經理在細則出爐后的第一時間內表示,將在10月1日起撤走店里所有的桌椅:“我可不愿意挨個詢問顧客,你們是否愿意堂食或者帶走。”也有日本民眾表示,這一細則迫使更多消費者在馬路上邊走邊吃,或者在地鐵等公共場合進行餐食消費。此外,也有民眾表示,鑒于日本街邊的垃圾桶并不多,不排除此后出現垃圾隨處可見的現象。
除了10月的消費稅上調,安倍政府此前還計劃在此基礎上推進一定的財政支出改革,力爭到2025財年實現收支盈余。但鑒于日本央行在7月30日利率決議中,下調了2019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實現財政盈余的目標年限也被推遲。
根據內閣府向經濟財政咨詢會議提交的預測,目前預估2019財年實際經濟增幅為0.9%。在樂觀情形中,中長期實際GDP增長2%左右,名義GDP增長3.2%~3.4%左右。自2023年4月開始的財政年度期間,通脹率將達到2%,比之前的預期推遲一年,主要源于當前通脹水平的走低。而基礎財政收支將在2027財年實現盈余,比此前預測的2025財年推遲了兩年。
